0552-7162033

首页   >>  政策法规   >>  市级

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蚌埠片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发表时间:2021-03-19 15:42    来源:蚌埠市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2953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现将《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蚌埠片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1319

(此件公开发布)


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蚌埠片区

发展规划(20212025年)

 

  

蚌埠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淮河流域中心城市、皖北地区中心城市,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第一个设市的地级市,素有“淮畔明珠”之称,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6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合肥、芜湖、蚌埠三市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核心,聚焦原始科学技术创新、先导产业培育;以芜湖创新型主体为支撑,发力平台型企业壮大、创新生态圈建设;以蚌埠大型央企和科研院所为依托,探索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这是蚌埠首次被纳入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核心区,面临重大机遇,也肩负重要责任。

当前,全市正奋力开创新阶段现代化美好蚌埠跨越发展新局面。蚌埠以高新区为核心区,以蚌埠经开区、淮上经开区、怀远经开区、固镇经开区、龙子湖硅基新材料产业园等为辐射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既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部署,也是打造全市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大平台、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合芜蚌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函〔2016107号)精神,特编制《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蚌埠片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

一、基础与形势

(一)基础条件

新时期,蚌埠市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持续聚集科技创新资源,成为皖北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智力支撑与创新源头。蚌埠研发实力雄厚、专业人才集聚,是安徽省创新资源最为集中、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集聚了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四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和第四十一研究所等一批中央科研院所,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等12所高等院校。设有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电子机械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10家国家级研发平台,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190多家,全省第三。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成功拉引0.12mm世界最薄浮法电子玻璃。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组件光电转换率达19.6%,再次打破世界纪录。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四研究所MEMSLTCCEMCCD三大核心技术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全市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4家、省“115”产业创新团队29家、省特支计划50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15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省政府特殊津贴137人,高层次人才及创新团队总量位居全省前列。

坚持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以硅基、生物基新材料及相关配套产业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蚌埠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聚焦硅基生物基双轮驱动打造城市名片,成功实现从“老工业基地”到“科创新城”的转型,“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雏形初现。硅基新材料产业以蚌埠高新区、龙子湖硅基新材料产业园为主要载体,初步形成新型显示、太阳能光伏、特种玻璃制品三条产业链,聚集凯盛科技、海控三鑫等一批知名企业,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优、产业链条最完备的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生物基新材料产业以固镇经开区、淮上区经开区为空间载体,汇聚丰原集团、雪郎生物等行业龙头,全面掌握国际领先聚乳酸上下游产业生产技术,突破聚乳酸全产业链生产、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缩聚及共聚改性等众多关键性技术,成为全球最大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等生物材料生产地之一。电子信息产业以蚌埠高新区、蚌埠经开区为集聚空间,突破发展新型传感器、微波/毫米波测试、5G通讯、核心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加速布局一批产业化项目。装备制造产业以蚌埠高新区、淮上经开区为发展空间,形成以智能制造装备、工程机械装备、玻璃生产成套装备为特色的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区,成为皖北地区装备制造产业“高地”。

坚持搭建研发创新平台,多方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科研创新。组织开展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搭建科研院所资源对接平台,与中科院共同建设中科院(蚌埠)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孵化中心,与中国电科集团合作建立中国电科成果转化(蚌埠)中心,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建中科蚌埠技术转移中心,与东北大学共建东北大学蚌埠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主动融入G60科创走廊,开展沪蚌产学研直通车活动,支持上海理工大学在蚌埠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对接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开展皖北(蚌埠)人才合作对接会。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设立质押贷款风险补偿金,加强金融机构、担保公司、评估机构等联动合作,已发放专利权质押贷款13.59亿元、商标权质押贷款18.2亿元。在全省率先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鼓励中小企业与研发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企业提供购买技术成果和科技服务补助。

坚持构建创业孵化体系,优化提升创新创业发展环境。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元化主体搭建创业载体,逐步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业孵化体系。建成双创孵化平台35个,其中省级以上平台载体28个,孵化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入驻企业500多家,创客团队360个,创客1100余人。探索创新“垂直众创空间+中试服务”等创业孵化新模式,WM众创智慧谷以智慧谷为共性服务平台,打造农业科技、智能制造、养老服务等垂直领域众创空间。绿色谷创客空间将线上绿色技术创新工厂与线下中试孵化基地相结合,为生物医药和环保领域创新型企业提供中试放大和集成创新等服务。蚌埠经开区工业设计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开展创新设计、技术研发、创新实验、产权交易等双创服务,推动传统产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

(二)发展形势。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加速调整演变,“新冠”疫情蔓延全球,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逐渐加剧,给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变数,区域发展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蚌埠片区(以下简称“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发展面临着新机遇、新要求和新挑战。

从国际看,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新科技革命下,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广泛渗透,交叉融合,带动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爆发涌现,催生出大量的硬科技产业、独角兽企业、应用场景,生产力得以大幅提升。产业之间的边界渐趋模糊,相互形成新型竞争协同的网络关系,产业发展的核心也由打造产业集群向构建产业生态转变。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全球流动的速度、范围和规模达到空前水平,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抢占新一轮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同时,中美贸易战暗流涌动,逐渐升级为高科技争夺战,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区域化再布局,科技创新上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国内看,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入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与此同时,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发展呈现新动向,“新冠”疫情给消费、贸易、生产制造、资本市场等带来的冲击超出预期,发展核心技术、未来技术日益迫切,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强烈。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要求各地政府做好“六稳”工作,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打破行政壁垒,深入推进科创、产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商务金融等区域协同创新,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国家加大对皖北承接产业转移支持力度,出台《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引导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产业有序转移。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载体和重要平台,必须要坚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和系统创新,进一步发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示范作用,大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培育世界领先企业,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抢占全球创新和产业的制高点。在经济、科技发展新形势下,要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肩负起成为我国自主创新战略高地和辐射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等重任。

从区域看,安徽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以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深入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大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开展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奋力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蚌埠市交通区位日益完善,迎来发展新机遇,规划“四高铁五城际四普铁”路网格局,淮宿蚌城际铁路即将全面开工,形成皖北一小时城际网;蚌埠机场建设取得新进展,机场项目建议书已上报待批。当前,蚌埠把创新驱动摆在核心位置,围绕建设“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加快建设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

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蚌埠面临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新的发展动能培育不足的压力和挑战,在新的形势变化和新的战略要求下,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新兴产业培育滞后,产业科技支撑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尚未形成,产业组织方式亟待转变;二是创新型市场主体培育不足,缺少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平台型企业和高成长企业;三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生态有待营造,现有科技创新资源的动力活力不足;四是区域开放协同发展不足,国内外合作有待加强;五是政策创新性不足,财政资金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缺乏有效反馈和评价机制。这些问题是蚌埠发展中面临的阶段性问题,也是全国三线城市普遍面临的共性问题,深层次原因是产业发展的理念和模式落后、产业组织创新不够。

综合判断,蚌埠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和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树立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理念,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举全市之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大平台。要以更大的决心与视野,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动真格,在推动产业组织创新上谋实效。要挖掘优势,突出特色,着力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模式,走出具有时代特征、蚌埠特色的创新发展新路。

二、总体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出发点,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经济竞争力、产业创新力、科技引领力、创新驱动力、融合发展力、政策支撑力,加快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奋力擦亮“创新之城”名片。

(二)战略定位。

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以建设皖北地区、淮河流域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总定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建成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先行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产业创新升级引领区、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

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先行区。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切实找准全面创新改革突破口,重点在营商环境优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政策体系完善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破除影响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障碍。

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依托产业基础和科教资源优势,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建设皖北科技大市场,建成一批创新联合体,布局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强化应用研究、集成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衔接,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

产业创新升级引领区。聚焦建立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统筹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和政策链,建设特色产业创新园,深耕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产业,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产业创新中心和新兴产业聚集地,形成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带动全市乃至皖北产业转型升级。

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充分激发区域科教资源创新创业活力,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统筹起来,依托“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持续集聚高水平研发机构、专业化孵化载体、顶尖创新人才团队,加快培育高成长创新型市场主体,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创业载体丰富、创业服务专业、创新资源开放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三)总体部署。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举全市之力建设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系统谋划“九大创新工程”,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完善双创发展环境,构建具有蚌埠特色的创新“六大体系”,在皖北转型崛起中率先实现质量、结构同步优化。

 


1:区域创新六大体系

以新材料为支柱构建131+X”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发展硅基、生物基新材料等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特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前瞻布局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业态,集聚一批世界级的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培育发展具有蚌埠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以研发平台建设构建技术创新体系。聚焦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建设国家级、省级高水平研发平台,大力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贯彻落实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和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凝练、筛选实施一批国家级、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着力研发领跑性技术、转化原创性成果,提升创新源头供给能力,打造皖北地区科技创新最强区。

以专业化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构建孵化体系。围绕我市重点发展产业,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和驻蚌院所优势,加快推进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着力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梯次孵化体系和“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天使投资”等新型孵化模式,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全链条和个性化服务。

以高企和“瞪羚”企业培育构建企业育成体系。建立符合区域特点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瞪羚”企业筛选指标体系,积极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平台化发展,在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培育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瞪羚”企业。

以人才和金融等要素集聚构建服务体系。大力引进急需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持续优化人才服务机制,汇聚双创人才,打造一流人才发展高地。强化模式创新,促进科技金融结合,构筑一流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引领构建开放协作体系。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全方位开展科技合作和交流,促进技术、资金、人才、平台和企业等各类要素加速向蚌埠集聚,鼓励优势产能和优势技术“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加快构建开放协作创新体系。

(四)发展目标。

争取到2025年,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聚集大量高端创新资源要素,拥有一批成长快、效益好的“瞪羚”等高成长企业,全面建成皖北地区、淮河流域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主要目标是: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80亿元,力争突破4000亿元;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50%,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达到20个,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5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00亿元;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0%;创新创业生态愈发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1000家,当年高成长企业数(“瞪羚”企业)达到50家;开放合作形成新局面,企业当年申请PCT专利数达到8件,累计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40个,外籍常驻人员与留学归国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达1‰

三、战略任务

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核心,注重新旧动能融合、跨界产业创新,加快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形成蚌埠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系统实施“九大创新工程”,集聚企业、技术、人才、资本等高端创新资源,构建生态型创业体系,坚持产城融合、以人为本,优化“一区五园”空间格局,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服务型高效政务体系,全面打造皖北地区、淮河流域科技创新发展高地。

(一)打造“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

把握三重一创、制造强省、自贸区建设等战略发展机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培育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以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为核心,围绕新材料产业生产制造需求和下游应用进行布局,以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为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增强现代服务业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撑,前瞻布局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业态,构建高质量发展的131+X”特色产业体系,打造“创新之城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

1.做大做强硅基和生物基新材料支柱产业。

1)打造世界级硅基新材料制造中心。坚持“龙头引领、高端突破、全链延伸”,发挥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创新资源优势,积极创建玻璃新材料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着力突破高端核心技术,加快布局一批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全面提升本地配套能力,着力构建“三链一群”产业体系,打造世界级硅基新材料制造中心。力争到2025年,硅基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发展重点:新型显示领域,以终端制造为引领,加快发展高世代TFTLCDAMOLED面板用基板玻璃和显示模组用盖板玻璃等信息显示玻璃,培育显示模组、配套材料、玻璃加工设备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太阳能发电领域,发展TCO导电玻璃、减反射超白压延玻璃、铜铟镓硒和碲化镉薄膜电池及组件,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特种玻璃领域,重点发展建筑节能玻璃、安全玻璃、玻璃纤维和微晶玻璃等产品。

发展路径:一是依托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优势,加快在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新型显示领域重点聚焦大尺寸信息显示玻璃成型技术、超薄显示模组制造技术及配套设备制造技术。太阳能发电领域持续提升减反射超白压延玻璃、TCO导电玻璃性能以及薄膜电池转换效率。特种玻璃领域重点突破玻璃纤维、微晶玻璃、安全及节能玻璃等相关核心技术。二是鼓励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加快生产线建设。扩大凯盛科技股份、高华电子、诚志显示、帝晶光电、鸿程光电等企业生产信息显示玻璃的产能。扩大国显科技、大富重工、晟光科技、凯盛光伏等企业生产的组件和终端应用产品产能。三是发展终端产品门类、增强产业本地配套能力。新型显示领域引培背光模组、触控模组、光学膜、偏光片、驱动IC等生产制造企业,加大与京东方等企业的配套合作。太阳能发电领域引进光伏电站制造等下游应用企业和光伏装备生产制造企业。特种玻璃领域重点引培应用于下游建筑、汽车、家电、电子、医学等领域的终端产品制造企业。

2)打造世界级生物基新材料制造中心。依托固镇经开区和淮上经开区,坚持“龙头引领、技术驱动、应用拓展”,深化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加快创建国家生物基聚合材料产业创新中心,突破关键技术,支持企业积极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完善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链条,着力构建以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呋喃聚酯、聚氨基甲酸酯、纳米纤维素为重点的“四聚一素”产业体系,打造世界级生物基新材料制造中心。力争到2025年,生物基新材料产业产值实现1000亿元。

发展重点:生物基新材料单体领域,重点发展高光纯乳酸,扩大天门冬氨酸、富马酸等生物基新材料单体的产能,培育发展13—丙二醇、丁二酸等生物基平台化合物。可降解生物塑料领域,大力推进聚乳酸、全生物降解树脂(PBS)等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发展聚羟基烷酸酯、二元酸二元醇共聚酯等可降解生物基塑料。生物基纤维领域,集中突破聚乳酸聚合、纺丝和染整产业化技术水平,发展培育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纤维等其他生物基纤维。生物基新材料应用领域,以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车用生物基材料及纺织材料为发展重点,积极引进产业链下游企业,助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应用领域拓展延伸。

发展路径:一是持续推进丰原集团、雪郎生物聚乳酸生产、生物基复合材料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扩大生物基新材料产能。二是鼓励丰原集团深化与比利时格拉特的技术合作,加强与中科院、江南大学、同济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提升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可降解材料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创新能力,突破丙交酯等关键原材料技术,提高L—乳酸的光学纯度,加强对聚乳酸的改性研究等,提升产品性能。三是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拓展生物基新材料在纺织服装、包装等成熟领域的终端应用,重点关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车用生物基材料等高附加值领域的应用。四是推进固镇聚乳酸制造产业园、淮上生物基新材料制品产业园建设,打造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发展主阵地。

2.培育与新材料互为支撑的新兴产业。

1)提升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发展导向,强化政策引导扶持,持续推进新型智能化高端成套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围绕新材料产业的生产制造需求,不断完善配套能力,加速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全力构建蚌埠新型制造体系。力争到2025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发展重点:智能制造装备领域,重点突破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减速器等关键部件制造技术及汽车、电子等领域的系统集成应用,大力发展经济型工业机器人本体。专用装备制造领域,重点发展工程机械装备、玻璃制造装备、纺织装备、注塑装备、化工装备,支持工程机械装备企业做大做强,提升结构件制造等上游零部件生产企业配套能力;提升平板玻璃制造生产线智能化生产水平,做专做深玻璃切割、磨边等领域;积极发展拉丝、纺纱、织布、印染等适应聚乳酸等生物基原料特性需要的纺织装备;围绕加速生物基新材料在注塑行业应用,大力发展吹膜、注塑、片材等设备;把握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走势,围绕提升产业配套协作能力,积极发展精馏塔、反应釜等核心设备。新型电力装备领域,大力发展特高压大容量输电装备、大型变压器、换流变产品、并网装备等输变电装备和配电装备,推动用电信息化平台建设。关键零部件领域,重点发展滤清器、电磁离合器、高压直流继电器等汽车零部件和压缩机、液压油缸等通用装备零部件,突破核心零部件的工程化、产业化瓶颈,推动关键零部件高端化发展。

发展路径:一是支持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并购重组等方式,加强对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减速器等核心部件的研发与生产,鼓励压缩机、滤清器等企业成立产业联盟,增强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大对工业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专用装备等整机整器成套装备企业或项目的招引,有针对性地对其产业链上游的关键配套企业进行导入,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推进龙头装备企业做大做强。三是依托配天机器人、中科电力等重点装备制造企业,采取“机器换人”行动,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试点建设工业物联网,提高企业数字化水平,打造智能化生产车间。

2)着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依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第四十一研究所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四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紧抓5G产业发展机遇,延伸布局产业链下游高端环节,结合新材料产业应用方向,推动终端产品创新。力争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实现900亿元。

发展重点:MEMS传感器领域,提升传感器生产线的生产工艺,引入MEMS运动传感器、环境传感器等制造商,拓展MEMS传感器在汽车工业、工业自动化、消费电子等下游领域的应用,打造“中国智能传感谷”。电子测量仪器领域,加强微波毫米波与太赫兹测试、光电测试、通讯测试、基础测试、专用电子测试核心部/组件、智能通信算法、智能感知与处理、智慧安防、虚拟测试等技术研发和应用。电子元器件领域,重点发展薄膜电阻、陶瓷电容等高端电子元器件,支持双环电子等骨干企业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设备等领域进行定制化配套。第五代移动通信(5G)领域,加快推进5G大规模天线系统、射频芯片及元器件、通信芯片制造封测、超高速无线通信系统示范应用等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快5G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场景应用。应用电子领域,重点发展被动元件、电子控制系统类汽车电子,提升孵化养殖电子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开发远程监控系统、消防预警系统、安全管理等智慧消防系统。

发展路径:一是依托微电子机械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电子测量仪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等,推进前沿领域高端产品研发,支持电子元器件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发展。二是鼓励本地龙头企业共同成立市场导向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开放共享仪器设备、科技资讯等公共技术资源,对接大中小企业的技术供给与需求,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壮大。三是鼓励科研院所改企,充分发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第四十一研究所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四研究所的科研实力和技术优势,完善科研团队创业激励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院所创业团队的支持。四是优先投资开展5G基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5G场景创新与推广应用,支持5G技术在军事、医疗、交通、教育等行业率先实现商业化。五是建立合芜蚌区域产业合作机制,加强与合肥LED光电子、公共安全电子及芜湖汽车电子的产业链协作,引入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或团队,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六是推进蚌埠高新区5G生态产业园建设,围绕基础材料、核心器件、关键设备、信息终端、场景应用等领域,广泛集聚产业链骨干企业,推进5G通信产业集聚发展。

3)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依托蚌埠市精细化工、维生素产业基础,发挥驻蚌高校科研优势,按照开放、创新、特色、集聚和链式发展的原则,采取飞地经济、定向招商、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融资保障等措施,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发展重点:化学药领域,依托现有化工基础,着力发展中间体、原料药产业的同时,注重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发展成品药。医疗器械领域,立足蚌埠现有医疗器械产业,把技术和材料作为两大抓手,将医疗器械产业和本土的硅基、生物基、MEMS5G产业紧密结合。生物药领域,依托蚌埠市维生素和氨基酸产业基础,提升产业品质,发展高端生物药。推进固镇县维生素系列产品研制及产业化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建设,加快固镇经开区维生素产业集聚,扩大维生素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加快维生素产业向高附加值的药用领域转移。

发展路径:一是紧抓国内医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大好机遇,瞄准国内外龙头企业、技术先进企业和已成型医药产业集聚区,加强招商引资与战略合作,承接其产业转移布局,实现重大项目落地,延伸产业链条。二是开拓与国内外著名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合建医药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积极对接印度药企,引进与本地医药企业协力共同发展的优质企业。三是按照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园区配套—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加快建设高端医药产业园,推进省级化学原料药基地建设。四是积极寻求相关产业融合,按照医药产业链发展主方向和各分支,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完善产业链结构,培育大型龙头企业,提升配套能力,加强产业链关键缺失环节招商引资,持续改善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3.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现代服务业。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着力提高现代服务业水平,促进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鼓励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制造业骨干企业通过互联网与产业链条各环节紧密协同,促进生产、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探索众包设计研发、虚拟生产、云制造、柔性制造、全生命周期服务型制造等新型生产模式,提升服务效率,打造科技水平高、辐射范围广、多业态融合的现代服务体系,为蚌埠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重点:科技服务领域,培育壮大国家特种玻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绿色谷、祥源科技等本地服务机构,大力引入国内外知名的科技服务平台,重点提升研发与设计、创业孵化、检验检测、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服务水平,建设蚌埠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现代物流领域,有效整合海陆公铁物流资源,拓展多式联运,提升枢纽节点服务能级,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构建物流配送核心网络,建设智能仓储物流分拨中心。职业教育领域,深化校企合作,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探索民办职业教育新模式,建设职业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文化创意领域,充分发挥国家级大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作为蚌埠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平台和重要载体作用,大力推进蚌埠高新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数字创意、广告设计、工艺美术、演艺娱乐等产业,充分利用老工业遗址打造文化创意集聚区,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发展路径:一是重点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安徽)蚌埠园区,搭建科技服务、职业教育线上服务平台,加快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安徽省快递协同发展试验区效用,同步提升蚌埠保税物流中心能级,建设智能仓储物流分拨中心。二是加快推进禹会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在上海、深圳、杭州等地设立孵化基地,推动“双城孵化、双城创业”,引进更多的高技术高成长企业,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机构。三是以大中型和龙头企业为重点对象,鼓励制造业企业分离物流、研发设计等环节,以独立注册企业的形式,做大做强现代金融、空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四是充分挖掘区位交通优势及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整合各类资源,大力培育和招引科技服务、供应链物流、职业教育服务、文化创意及其他商务服务企业集聚。

4.前瞻布局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业态。

紧密跟踪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坚持“数据驱动、服务先行、应用带动”导向,加强前瞻布局,积极推进技术交叉创新、产业跨界融合,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发展重点:数据服务领域,引入一批AI数据服务提供商,培育数据分析、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标注、测试评估等细分业态,帮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决策。智能驾驶领域,重点布局建设区域自动驾驶测试场、自动驾驶汽车检测,改造相关道路基础设施,搭建数字化环境模拟各种路况、道路标识等测试试验场景,提供路测所需的基础配套。智能医疗领域,推进医疗机器人技术深入开发应用,加快AI技术在医疗影像、远程问诊领域的应用,研发人机协同临床智能诊疗方案,培育发展医药产业。智慧教育领域,支持科大讯飞等企业面向中小学教育,发展数字课堂、虚拟教育、仿真实验等应用,提供多种场景的AI教育培训解决方案,围绕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提升需求,探索建设空中课堂、慕课、远程培训等。

发展路径:一是重点推进与物联网、大数据发展直接相关的重大基础工程,加快形成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所需要的通信传输、智能处理、数据存储、信息安全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专业服务体系。二是支持人工智能企业与制造企业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建设工业云、大数据等技术集成应用大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软件与网络系统解决方案。三是引进一批小而精、小而尖、小而新的人工智能数据服务提供商到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发展壮大,支持企业在本地开展大数据业务,提供数据定制及服务。四是开放政府数据和应用场景,选择智能驾驶、智能医疗、智慧教育、公共服务等应用方向,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建设高质量行业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数据集。

(二)重点实施“九大创新工程”。

以构建“六大体系”为核心,重点实施“九大创新工程”。围绕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加快推进蚌埠科创城和特色产业园建设。以研发平台和孵化平台建设为抓手,持续提升科研基础条件和企业孵化能力,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企业孵化体系。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培育,不断强化创新型企业培育体系。促进创新型人才和高端资本进一步集聚,持续优化科技服务体系。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扩大科技合作交流,努力打造开放协作创新体系。

1.蚌埠科创城建设工程。

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把握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机遇,以蚌埠高新区为主体积极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重点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孵化平台,构建“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的创新链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度环境,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效能,统筹建设科技成果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基地,发展壮大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引导高校院所与科技型企业围绕主导产业联合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联盟,构建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广泛吸纳整合优质创新资源,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高水平研发中心等资源在蚌埠高新区集聚,加大科技成果供给力度,努力打造全市创新的标志性和引领性区域。

专栏1: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建设方式:由政府引导,蚌埠高新区为建设主体,联合其他辐射区和专业园,支持民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科技地产商共同参与建设。

目标定位:淮河流域科技创新策源地,集聚存量创新优势资源,吸引全国增量高端要素,促进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重点推动高校院所与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

功能划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功能,推进高校院所科研技术与本地产业发展结合,集聚一批企业研发中心,承担重大科研成果孵化及中试,开展科技成果中试、转化和产业化工程。

建设内容:建立主导产业需求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搭建蚌埠科技成果萃取平台,定期梳理高校与科研院所研究成果、企业技术需求,发布科技成果包和科技需求包,提供检索、二次开发、需求对接服务;建立校所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联盟,实现技术供需对接、研发攻关、成果市场化评价等功能;建立科技成果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基地,提供技术研发与集成、中试熟化与工程化服务,支撑技术成果扩散与转化应用。

主要项目:

①院校协同创新中心。支持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国内一流知名高校在蚌埠高新区设立分支机构,围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建立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创新平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

②蚌埠科技创新园。建设一批研发楼宇和科技综合服务设施,吸引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型企业、跨国公司区域性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资源大量集聚,打造产业研发创新的重要载体。

③海外人才创业基地。推进创业平台、创业园等布局,完善孵化场地、公用会议室、公共实验室、检测平台、技术交易中心等共享空间和基础设施,加大院士工作站建设进度,配套建设专家公寓、人才公寓等生活设施,集聚高层次人才及团队。

④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设立路演厅、展示区、洽谈区和交易服务中心,吸引高校成果转化中心、院所产业发展部门、技术转移机构及投融资机构入驻,承载产品展示、成果交易、交流共享三大功能。

⑤总部基地。加快建设总部大楼、商务CBD,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在蚌埠高新区设立区域性总部,以及研发、采购、运营等专业化总部,配套发展商务酒店、会议会展等。

建设科技创新服务集聚地。依托正在规划建设的“中央创新区”,结合已有的“大学城”和“大学科技园”等,加快谋划建设蚌埠科技创新服务集聚地。发挥“中央创新区”区位及交通优势、“大学城”和“大学科技园”科教资源优势,结合“中央创新区”综合定位,加快人才公寓建设,加速推进新型研发机构、金融机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等资源集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不断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努力打造高端人才创业孵化加速区、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区,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服务集聚地。

2.特色产业园建设工程。

规划建设四大特色产业园。按照“统一规划与分类指导、企业主体与政府引导、研发增效与产业提升”相结合的原则,以“园中园”形式建设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四大特色产业创新园,集聚整合资本、技术、人才、项目等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加强产业重大技术协同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孵化育成引领区域发展的特色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集科技研发、创业孵化、企业培育、产业化示范、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创新发展标志性工程。

专栏2:四大特色产业园

项目1:硅基新材料产业园

①以蚌埠高新区、龙子湖硅基新材料产业园为建设主体;②整合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玻璃节能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特种玻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创新资源,联合凯盛集团、海控三鑫、台玻集团等企业;③致力于新型显示材料、太阳能光伏材料、特种玻璃材料等新产品研发、共性及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示范以及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提升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竞争力。

项目2: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园

①以固镇经开区和淮上经开区为建设主体;②整合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生物降解新材料省级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联合丰原集团、中粮生化、雪郎生物等企业;③旨在推动生物基平台化合物、可降解生物材料、生物基纤维、医用生物基材料等领域高端产品研发、关键技术突破,引导科技成果产业化,引进生物基新材料领域高端双创人才,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项目3: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

①依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四十一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四研究所,以蚌埠高新区为建设主体;②推进MEMS产业园、依爱电子产业园建设;③旨在突破MEMS、电子测量仪器、关键电子元件的制造核心技术,攻克汽车、养殖孵化、消防等领域电子应用的共性及关键技术,培养专业型人才,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制造基地。

项目4: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

①依托配天机器人、柳工集团、中科电力、凯盛工程等企业,以蚌埠高新区为建设主体;②旨在推动智能装备、工程机械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玻璃制造装备等成套高端装备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完善产业链配套,推动产业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前瞻部署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以政府为引导,建设“多元化投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行”的蚌埠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围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MEMS、电子仪器、智能装备等领域,部署建设五大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子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产品设计、加工和系统测评验证、产业发展决策、解决方案推广、技术资源共享及标准化等公共服务。促进产业项目引进与落地,依托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相关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培育,助推新产业孵化育成。

专栏3:蚌埠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项目5:硅基新材料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建设方式:以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为主导,依托龙子湖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联合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实验室、凯盛集团等创新资源共同建立。

聚焦领域:新型显示玻璃、太阳能光伏玻璃及模组、特种玻璃。

功能定位:促进高端产品开发、共性及关键技术研发,提升完善企业创新服务,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器或专业园,助推硅基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

项目6: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建设方式:依托固镇生物基新材料国家示范基地和沫河口精细化工集聚区,联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江南大学等国内领先的生物基新材料技术研发高地,与丰原集团、雪郎生物等重点企业共同建立。

聚焦领域:可降解生物基材料、生物基纤维、医用及车用生物基新材料。

功能定位:聚焦生物基新材料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依托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相关科技型中小企业。

项目7MEMS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建设方式:以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四研究所MEMS产业园为核心,与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江苏MEMS智能传感器研究所等合作成立,以独立法人注册,企业化运作管理。

聚焦领域:MEMS传感器。

功能定位:以MEMS传感器领域核心技术突破以及新产品研发为导向,推进专业化众创空间和专业园建设,促进MEMS研究成果转移转化。

项目8:电子测量仪器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建设方式:联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四十一研究所、中国仪器(蚌埠)公司、双环电子等创新主体,以独立法人形式共同组建技术服务中心。

聚焦领域:电子测量仪器、电子元器件。

功能定位:聚焦电子仪器产业领域共性及关键技术研发,孵化培育相关电子应用领域企业。

项目9:智能装备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建设方式:以配天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研发制造企业为主体,联合西安交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上海交大机器人研究所等研发机构共同设立。

聚焦领域:工业机器人、减速机、伺服系统。

功能定位:以智能装备产业领域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为目标,促进智能装备项目引进与落地,加快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培育。

3.研发平台壮大工程。

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需求,加大招才引智、资源整合和财政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高校院所联合或自主建设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培育创建若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省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聚焦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加快硅基材料安徽省实验室和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玻璃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生物基聚合材料产业创新中心。

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以蚌埠主导产业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作用,鼓励建设以蚌埠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加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仪器设备共享、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推新兴产业孵化育成。通过“合同科研”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与技术服务,强化优势产业原始创新,增强核心技术源头供给。

专栏4:产业技术研究院

合作模式:以政府为引导,建立多元化投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行、开放式发展的运行机制,并以民办非企业身份在蚌埠民政部门登记注册。跳出政府行政管理模式,鼓励研究院建立健全市场化管理机制,实行投管分离,赋予研究院和创新团队充分的科研自主权。

主要功能:

1)共性及关键技术研发:瞄准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MEMS传感器等重点领域,加强前沿技术、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新兴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2)企业技术创新服务:通过开展共性技术应用示范,以“合同科研”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推动科技资源集聚共享,提供大型仪器设备与数据共享、检测分析、科技评价、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等服务。

3)新兴产业孵化育成:紧跟市场需求,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专业园,直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

项目10:蚌埠产业技术研究院

建设方式:政府引导,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外部投资主体联合组建,采用股份公司制,企业化运行、市场化运作。

功能定位:集“科研、教育、产业、资本”于一体,发展壮大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为蚌埠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和产业化服务,对相关产业的产业链条各个环节提供支持。

建设内容:根据《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认定管理与绩效评价办法》,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孵化中心、产业研究院进行整合,争取省政策支持。根据主导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情况,积极引入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发机构、社会团体、投资机构等,联合建设新型研发机构。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成员由共建各方协商组成,采用决策与执行相分离的模式。

4.孵化平台提升工程。

打造孵化加速载体。支持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围绕新材料等实体产业构建一批专业化、高水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注重与硬科技创业、国际化发展相结合,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支持综合性孵化器围绕在孵企业产业领域提升专业孵化水平,大力发展“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天使投资”等新型孵化模式。充分对接江浙沪科教资源,探索推进异地孵化器建设。引入启迪之星、创新工厂等孵化器运营商,形成市场化、多元化的创业服务体系。支持民营企业、投资机构等社会力量,通过置换空间、盘活闲置楼宇、新建载体等方式,与蚌埠高新区等园区共同投资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加速器,为企业成长提供配套设施、优惠政策、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等“一对一”定制化服务。支持建设海外创新孵化中心、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孵化平台。建立创业孵化加速联动机制,强化孵化器与加速器高效对接。

专栏5:异地孵化器

建设方式:鼓励WM众创智慧谷、蚌埠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有影响力的孵化载体与上海、杭州、苏州等长三角区域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政府根据引进人才、团队、项目等方面的异地孵化绩效,采取后补助支持方式,给予运营机构每年一定额度的经费补贴。

运营模式:成立异地孵化器管理机构。注册于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硅基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科技型初创企业,经入孵专家评审会认定后,即可入驻长三角城市的异地孵化器。异地孵化器采取本地注册,远程孵化的运行模式。创业团队只需在蚌埠注册,通过入孵申请,其核心技术人员便可在一线城市等地享受异地远程孵化服务,待项目孵化成功后,再整体迁回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

功能定位:推进长三角区域城市科技资源与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产业对接,促进多区域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深化区域协作,实现互利共赢。作为创新要素汇聚及蚌埠地区招才引智的有力窗口,通过构建“交流与合作服务平台”“科技人才与支撑平台”等创新平台,帮助蚌埠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链接全国创新资源,实现跨境加速。

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围绕生物基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和专业化人才培养需求,以“主体协同、行业导向、精准服务”为原则,加快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构建“产业基金+专业技术平台”的定向孵化模式。鼓励丰原集团等龙头企业、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四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设开放协同的众创空间,推动企业研发检测设备等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激发产业链上下游创新活力,带动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绿色谷创客空间、WM众创智慧谷等专业机构建设以科技人员为核心、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功能的众创空间,为科技型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专栏6:三大专业化众创空间

项目11:生物基新材料众创空间

①依托绿色谷创客空间发展基础;②加强丰原集团、雪郎生物及本地中小企业对平台的关注与运用;③引入专业化众创空间运营机构,致力于生物基新材料、生物制造等领域成果转化和创业孵化。

项目12:智能制造众创空间

①依托配天机器人、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四研究所成立,在蚌埠高新区建设运营;②针对工业机器人本体、减速机、智能传感器等领域,搭建研发众包和人才培养平台,与VC/PE机构开展合作,成立种子基金和天使投资基金,为创新创业者提供融资支持,打造一站式创客服务社区。

项目13:智慧农业众创空间

①以WM众创智慧谷的中以智能众创空间为依托;②重点加强现代农业技术引进、装备研发推广、新品种引进和研发以及农业人才培养;③开展创业教育培训,聘请以色列等国外知名院校教授,提供创业指导和技术咨询,打造安徽省具有影响力的智慧农业众创空间。

5.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工程。

加大科技成果供给。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研发创新平台,实施科技创新“攻坚”计划,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实施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科技攻关项目,在硅基、生物基新材料、5G、生物医药、现代装备等领域攻克一批产业核心技术,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高质量原创性成果。加强中科院、中科大、合工大、上理工等高校院所在蚌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把更多先进成熟科技成果引入蚌埠产业化。

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积极引进和培育研发设计、科技咨询、技术推广等科技服务机构,加快形成成果展示、技术交易、转化服务、投资融资、政策咨询等全链条一站式服务。推进“互联网+”技术转移服务,积极发展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型科技服务业,培育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技术转移服务示范机构。推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科技成果转化相关课程,依托有条件的地方和机构建设一批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培养一批专业化技术经纪人队伍。持续提升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高效运行蚌埠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加大对技术转移早期项目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投融资支持。

建设蚌埠科技大市场。依托蚌埠创新馆,采取“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机制,整合“科技路路通”等线上科技服务资源,积极与省创新馆和科技大市场对接,发挥中科(蚌埠)科技创新发展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蚌埠技术中心等平台作用,引入国内外知名科技中介、高校院所、风险投资等机构,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蚌埠科技大市场。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成果展示、技术交易、技术咨询、科技文献、仪器共享、科技金融、创新人才、知识产权、创业孵化等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科技信息共享化、科技服务集成化、科技交易市场化、科技资源商品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专栏7:科技大市场

建设方式:依托蚌埠创新馆,采取“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机制,整合“科技路路通”等线上科技服务资源,积极与省创新馆和科技大市场对接,发挥中科(蚌埠)科技创新发展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蚌埠技术中心等平台作用,建设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一站式服务中心。

功能定位:为企业创新和人才创业提供仪器共享、成果转化、技术交易、知识产权保护等全链式服务支持。

建设内容:建设“一网一馆”。“一网”即蚌埠科技大市场综合服务平台(线上服务),与国家科技成果信息系统、国内外技术转移信息平台、省科技大市场对接,整合分散科技资源,加强外部知名高端资源链接,完善人才、设备、技术、成果、资金等线上服务;“一馆”即蚌埠创新馆(线下服务),设立成果展示、项目发布、技术交易、科技金融等功能分区,围绕企业、团队需求,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一站式服务;采用现场入驻和网上挂牌两种方式,吸引国内外知名科技中介、科技企业、高校院所、行业协会、检测中心等机构入驻。

6.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提升计划。全方位、多渠道宣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及优惠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力度,在研发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积极构建多梯队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体系,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设置培育库企业专项政策和资金,适当降低培育库在企业规模和效益、知识产权数量、研发投入方面的入库要求,筛选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后备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加强对需参加重新认定企业的梳理和辅导,提高其重新认定积极性。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力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对成功孵化的给予资金支持。

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星火计划。定期组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培训,宣传评价程序、提升企业申报材料质量,不断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队伍。重点围绕硅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备案工作,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数据库、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数据库,设立统计监测、跟踪评估机制。引导中小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建立研发机构,开展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推进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采取事前备案、事后补助的方式给予企业新增研发投入一定补助。加强对数据库内企业的管理考核,对不满足条件的企业进行针对性辅导,对达标企业予以毕业,并纳入“瞪羚”企业培育名单。

实施“瞪羚”企业培育计划。结合企业分布特点和产业发展需要,从发展速度、创新能力、专业领域、发展潜力等层面,重点筛选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技术优势明显的科技型企业,建立由第三方智库参与的“瞪羚”企业筛选体系。出台“瞪羚”企业培育专项扶持政策,设立“瞪羚”企业培育专项资金,联合专业服务机构开展辅导咨询,提供空间拓展、研发资助、融资担保等跟踪服务。定期发布“瞪羚”企业发展报告,组织合格“瞪羚”企业参与资本推介、项目路演等活动,助推优秀“瞪羚”企业上市。

专栏8:“瞪羚”企业培育计划

“瞪羚”企业内涵:“瞪羚”企业是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具备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等特征,且进入高成长期的企业。

培育目标:建立“瞪羚”企业培育成长链条,重点围绕硅基和生物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形成一批新兴产业的领跑者、转型升级的带动者和大企业大集团的后备军。

培育和支持措施:

1)营造良好培育政策环境。加强科技与财税、知识产权、人才、教育等政策的协同,开展“瞪羚”企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执行力。对新备案的“瞪羚”企业以定向组织科技项目形式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对潜在“独角兽”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加大对“瞪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给予“瞪羚”企业在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倾斜支持,推荐“瞪羚”企业参与国家、省、市重大项目政府采购。

2)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税收政策,激发企业创新内在动力。鼓励“瞪羚”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合作研发,共建研发机构,提升自身持续创新能力。支持“瞪羚”企业承担国家和省级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强产业前沿、颠覆性技术研发和技术交叉融合创新,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

3)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加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挥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和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引导基金对“瞪羚”企业的培育示范作用,通过种子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促进“瞪羚”企业加快发展。加大对“瞪羚”企业在风险投资、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科技保险等的支持力度,为企业拓展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瞪羚”企业上市。

4)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建设一批“孵化+创投”“互联网+”等新型孵化器、专业化众创空间和加速器,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科技孵化培育体系,打造孵化“瞪羚”企业的摇篮。构建“瞪羚”企业考核评价的长效机制,建立“瞪羚”企业调查制度,定期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并及时调整完善,探索形成支持“瞪羚”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模式,更好地满足“瞪羚”企业发展需求。

推动大企业平台化发展。研究制定大企业平台化发展专项扶持政策,引导凯盛集团、丰原集团等龙头企业开展平台型企业试点,通过建立创新联合体、购买技术专利、并购新兴创新企业、自建或共享创新式平台、成立专业化众创空间等方式进行改革创新。鼓励大企业内部进行研发变革,为员工创新创业想法提供有效反馈平台,以股权激励方式激发研发人员创业热情,优化提升内部考核机制,探索建立以创新水平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指标,激发企业内部创新创业活力。依托创新式平台提供研发众包、共性技术研究、技术供给与需求对接等服务,支持和带动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融入大型企业生态圈,实现协同共赢发展。

7.创新人才集聚工程。

大力引育急需人才。聚焦重点产业需求,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瞄准拥有成熟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产业高素质人才,制定和实施精准人才政策,打造皖北人才智力高地。推进蚌埠引智试验区建设,通过联合项目攻关等方式,着力吸引、集聚、柔性引进一批首席科学家、战略科学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围绕“一区五园”发展需求,以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为平台、专业机构为支撑,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推进综合性高职院校建设,合作建立综合性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企业技术创新实践基地,面向产业工人实施技能人才再培育计划,鼓励企业设立培训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关键岗位设立“首席技师”“技能专家”。

优化人才服务机制。优化科研人员评价体系,弱化论文发表和中短期目标考核,强化实践能力评价,支持龙头企业开展职称自主评价试点,引入第三方专业人才评价机构。建立以人才资本价值实现为导向的分配激励机制,探索和完善分红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核心团队持股跟投等中长期激励方案。探索国际人才管理改革试点,开辟引进国外人才绿色通道,为创新创业的外国人才提供出入境、居留和永久居留权利。围绕511”人才工程,推进高层次人才公寓和珠城人才一卡通建设,为人才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打通高校院所与企业间的人才双向流动通道,支持在蚌高校院所科技人员留职离岗创业,鼓励科研人才到企业兼职兼薪,探索设立高校流动岗位,吸引企业科技人才兼职高校教师。建设蚌埠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引进一批专业服务机构,为人才的引进、培训及创新创业等提供一站式服务。

专栏9:蚌埠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建设方式:政府引导、企业共建。

功能定位:综合性的人力资源要素市场、多元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基地和多功能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集人才集聚交流、高端工业设计服务、职业能力提升、创业培训引导、考试集约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建设内容:标准招聘展位,招聘会举办厅,争取进场招聘企业达3000家,为区域提供就业岗位近2万个。

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鼓励支持科技人员、企业高管、留学生及大学生、草根创业者等多元主体创新创业,给予差异化的政策支持和服务。加快建立以“鼓励创新、表扬先进、允许试错、宽容失败”为导向的容错纠错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支持高校开设创业指导及实训类课程,探索“学术+创业”双导师培养模式,成立创业俱乐部,对参加创业实践的学生,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类培训。举办蚌埠创业沙龙、创业训练营、创业学堂公开课、创业大讲坛等活动,为大众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全要素的创业服务。

8.科技金融结合工程。

强化基金市场化运作。围绕企业成长周期打造完整基金链条,覆盖天使、VCPEPreIPO、股债结合、并购等多种类型,整合多方资源为投资对象提供对接活动。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等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设立高新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投资于初创期、早中期,具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探索引入第三方专业基金运作管理机构,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灵活管理基金,对基金投资与收益采取多样化考核机制,有效增加投资资本供给,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创新型企业,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建立引导基金特殊风险容忍机制,对基金运作过程中,通过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已履职尽责,但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或出现偏差的情形,予以宽容。

加快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引导金融机构与类金融机构入驻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打造集银行、保险、创投、担保、租赁、中介于一体的多元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徽商银行蚌埠科技金融支行等科技银行多样化金融服务功能,完善开发知识产权质押、研发贷、订单贷等金融业务。鼓励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绿色信贷,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发行绿色股票、绿色债券等产品,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探索推进淮河银行筹建工作。引进科技创业投资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直接融资。鼓励保险机构、创投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科技保险公司,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品研发责任保险、专利保险等业务。设立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对合作银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所产生的本金损失进行有限补偿。引进金融租赁、融资租赁、商业保理、消费金融、信用保证保险等新型金融机构。

推动多层级资本市场发展。加快推动若干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改制上市。建立完善由政府、证券公司和中介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科技企业上市联合培育机制。对总部和主营业务均在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的科技型企业在境内科创板、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首发和借壳上市,以及境外主板首发上市的,给予一定奖励。支持科技企业借助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利用公司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项目收益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快速发展。

搭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联合金融机构、投融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共同搭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作方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便捷化、个性化、一站式融资服务。搭建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子平台,建立科技企业融资需求信息库等动态数据库,通过线上信息发布,实现企业与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高效对接。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子平台,发挥政府、金融机构、投融资机构的资源与专业优势,通过担保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方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搭建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服务子平台,针对拟上市企业融资服务需求,联合各类科技金融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改制、上市培训等服务。建立科技型企业信用信息与融资对接子平台,完善科技型企业征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根据纳税、缴费等信息给予便捷高效的信用贷款。

专栏10: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建设方式: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和融资条件,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为牵头单位,联合蚌投集团,整合银行、担保、保险和创投等金融机构资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融资服务,实现政府、金融服务平台、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的“四位一体”。

功能定位:(1)政策服务:发布与科技和金融相关的政策法规、政府关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项目信息。科技金融政策调研,为制定科技金融政策提供决策参考。(2)金融产品服务: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和融资条件,发布不同的金融产品(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信息以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3)中介服务:依托平台集聚的专业团队和专业中介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管理、融资等综合服务。(4)信息共享服务:交流名录、科技资讯、金融资讯、研究报告,经验交流。(5)信用评价服务:建立科技金融诚信企业数据库。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创新项目发展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由银行方面负责建立科技创新型企业信贷绿色通道,简化审贷流程,对加入数据库的企业给予优惠优先支持。

建设内容:(1)建立科技金融服务组织。设立由国内外科技、金融专家和企业家组成的决策咨询机构(专家委员会),成立35人组成的日常工作机构,具体承担事务性工作。(2)建立科技金融网络平台。建立推进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业务子平台。建立数据统计与分析系统。(3)科技金融平台通过申请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公众号发布信息,并配备人工在线客服与用户互动。

9.科技合作深化工程。

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科技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进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蚌埠方案,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G60科创走廊、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和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强化科技、金融、贸易等领域的合作。支持硅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企业与沿线城市开展产能合作,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助推产业一体化发展。支持企业以自建、并购、合作共建等方式建立异地研发平台、孵化器和产业园,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授权、技术并购等方式获取先进技术。充分对接江浙沪科教资源,聚焦硅基新材料等建立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等技术创新组织。围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在长三角开展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并购优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丰原集团等龙头骨干企业的优势产能和优势技术“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鼓励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对接全球科技资源。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通过科技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活动,不断拓展合作新空间。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外贸交易平台,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型贸易方式发展。全面提升口岸功能和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申建皖北首个综合保税区。发挥自贸区引领作用,加快发展市场采购贸易,稳定“蚌西欧”班列开行,扩大铁海联运规模,推动水运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扩容增量。

拓展新经济招商渠道。积极对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创新高地,加强“基金+项目”“技术+资本+市场”等招商新模式,重点引进高校院所、中介平台、科技型企业、配套型中小企业等资源。组建专业团队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深入开展产业链研究,结合现有产业基础,明确产业链强链、补链环节,制定产业链重点环节招商指导目录,制定个性化招商方案,开展针对性路演推介活动,引入一批关键领域领先企业及配套企业,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共性信息资源共享,内部裂变孵育创业创新型团队,通过股权投资、技术入股、并购科技型中小企业等方式丰富产品品种,增强协同效应,形成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生态圈。

(三)构建“一区五园”空间发展格局。

发挥示范区与自贸区叠加优势,强化蚌埠高新区战略先导地位,打造以蚌埠高新区为引领带动的“一区五园”发展格局,以全球化视野推动开放协作,深度融入和布局全球创新网络,促进创新资源双向开放和流动,实现特色创新资源对内集聚与对外辐射,打造成为皖北地区对外开放合作的中心枢纽。

1.优化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

共同探索开放协同创新新路径和产业转型升级新方式,以“一区五园”模式推动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构建“一核引领、五园联动”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蚌埠高新区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密集的优势,重点发展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着力打造成为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的创新源头和技术引擎。依托蚌埠经开区丰富的高校院所资源,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打造创新型产业发展集聚区。依托怀远经开区雄厚的工业基础,重点发展机械电子、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依托淮上经开区便利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生物基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产业,打造宜居宜业新城区。依托固镇经开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生物基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打造生物制造集聚区。依托龙子湖硅基新材料产业园显著的规模效应和产业优势,重点发展新型显示、光伏玻璃等产业集群,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先导区。同时,辐射带动五河经开区,重点发展机械电子、纺织服装、绿色食品及生态环保,承接沪苏浙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建设高铁中央创新区,集聚央企总部、金融机构、高端教育、科创人才,打造皖北创新引领高地。

 

 

2: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一区五园”发展格局

2.强化蚌埠高新区核心引领示范作用。

支持蚌埠高新区建设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在新兴产业培育、创新创业示范、科技合作交流、体制机制改革、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先行先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发挥蚌埠高新区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依托驻蚌科研院所加强产业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研究,推进前沿技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跨界融合创新,为传统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实现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向“五园”开放。发挥蚌埠高新区产业链协同效应,推动“一区五园”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关键材料、核心配套部件或设备、系统集成的协同创新,强化技术交流、联合研发、人才调配、设备共享、生产配套等合作。提升城市建设与管理,坚持产城融合,做优做强云、网、端等信息设施支撑,加强智慧化的交通指示、信息查询、便民服务应用。

3.构建“一区五园”协同发展机制。

建立“一区五园”联席会议制度,设立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接各园区的合作意愿与发展需求,推动合作的落实与部署。鼓励特色产业项目在各园区间进行流转,形成“高新区孵化—联动区加速”的合作流转机制。整合市级相关部门招商人员,组成联动招商俱乐部,定期召开或参与项目推介会等招商引资活动。加强资源和信息共享,谋划建立创新合作信息交流平台,发布合作需求、项目招投标等信息。

4.强化“双自联动”发展。

建立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和中国(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双自联动”机制,蚌埠高新区在优惠政策上实现双向叠加,其他园区在体制机制创新、服务体系完善上实现融合发展,通过信息互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同机制,发挥科技成果、技术交易、创新产品等平台载体作用,实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联动。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在创新要素集聚和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整合资源,发挥优势,起到带动引领作用。中国(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依托贸易与金融开放创新优势,推动形成各类贸易、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发展的局面。积极拓展自创区与自贸区的对接合作渠道,进一步促进双方各类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与合作。鼓励蚌埠高新区内的优秀企业充分利用自贸区和自创区的现有政策,依托外汇管制、出口通关等方面的便利条件,加快企业产品和服务“走出去”以及要素、服务和产品“走进来”,更深层次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鼓励其他园区内企业到自贸区获取自由贸易账户、境外本外币融资、人民币资金池、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等金融创新服务,充分利用自贸区的“窗口”优势,开展供应链金融、贸易航运货运代理、航运物流跨境商贸等活动,拓展跨境合作领域,提升跨境合作能力。

(四)推进政策创新和体制改革。

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在重大项目管理机制、园区管理体制、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先行先试,全面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激发和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市场和社会环境。

1.全面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抢抓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契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探索实施“多证合一”的综合审批服务模式,推行“一口受理、并联审批”的工作机制。推行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全程网上办“零见面”。允许企业在名称中使用带有自贸试验区地域特点的标志性字样。探索推行市场主体住所登记申报承诺制,实施“标准地+承诺制”改革,严格控制工程项目审批时限。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构建职责清晰、协同监管、社会共治的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企业创业创新活力的干预,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加速政府向服务组织者的转变,不断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建立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加大数据开放力度,实现地理信息、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经济统计、资格资质、环境保护等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建设“四送一服”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拓展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网络服务平台应用范围,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促进线上线下统筹协调发展,实现“秒批秒办”和“不见面审批”。

2.探索园区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大力探索“一区五园”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推行和完善“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年度测评”制度,实施全员聘用,建立具有竞争优势和激励作用的绩效考核收入体系,充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国有企业以控股、参股、相互持股等方式,吸收民间资本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支持子公司分拆上市。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建立激励约束和创新容错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园区国有开发建设公司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提升市场投融资能力和园区运营服务能力。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实施差异化薪酬分配,合理确定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

3.完善创新政策支持体系。

优化市级创新政策。积极衔接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不断完善市级创新政策体系,围绕支持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管理等主要突破方向,充分借鉴其他先行先试区域的创新性政策,加快构建一套符合发展导向和阶段性需求的政策体系。在创新能力提升方面,通过积极引导多方参与高水平研发机构建设、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激发各类主体的原始创新活力。在成果转化方面,通过建立科技成果强制转化机制、扩大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范围等措施,提升科技成果集聚和转化效率。在人才引进方面,通过放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限制、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等措施,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减少本地人才流失。

创新重大项目管理机制。支持主导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对获得国家、省级支持的项目按照上级资金给予一定比例配套支持。鼓励新型显示、特种玻璃等硅基新材料企业创新发展,根据其经济贡献程度,给予一定额度的研发资助。鼓励太阳能发电、生物基新材料应用相关企业开展应用示范项目,按照项目投入的一定比例给予资金补贴。鼓励凯盛集团、中科电力、天柱新能源等企业延伸产业链布局,积极发展技术服务、维修与再制造等服务环节。鼓励柳工、凯盛工程等制造企业通过设置新业务模块、兼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途径,拓展综合服务,提供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支持制造企业在研发和工艺流程中集成应用智能感知、知识挖掘、工艺分析、系统仿真、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依法支持权利人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推进知识产权司法体系建设,成立知识产权法院或者设立知识产权巡回审判法庭,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审判“三合一”工作。推动建设“一站式”化解纠纷服务平台,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力度,提高企业维权援助资金额度。完善知识产权评估机制、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及方便快捷的质物处置机制,支持担保机构为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专利技术转化项目提供质押贷款信用担保或再担保业务。支持建立区域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顶层设计。

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蚌埠片区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在财政支持、人才支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方面持续完善创新政策链条,引导社会资源加速聚集。建立健全容错试错机制,把先行先试、探索性试验中出现的失误错误,以及创新工作中的无意过失纳入容错免责和尽责免责范围,积极营造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组织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建设,研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协商推进各项专项改革工作。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履行综合指导、统筹规划、政策支持、考核评价、协调服务等职能,重点构建核心区引领机制和重点任务推进机制,强化监督检查、跟踪问责问效。

(三)加大资金支撑。

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科技资金,设立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建设专项资金,集中财力对区内的创新主体培育、重大公共创新平台建设、重大技术难题攻关、科技成果转化、高端创新人才集聚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确保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支持全市各类项目经费向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倾斜,联合社会资本共同推进科技、交通、能源、水利、生态、信息等重大项目建设,为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一区五园”设立专项资金,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形成合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健全科技经费使用法人负责制,加大项目绩效评估和资金监管力度,逐步实现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结果与后续投入挂钩。

(四)完善考核体系。

结合科技部关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管理要求,立足地方实际,制定《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蚌埠片区考核评价办法》,建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突出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协同发展、创新型企业、高层次人才等方面的考核评价,提高“一区五园”科技指标考核占分比重。健全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发展数据统计、监测评价制度,引入专业第三方机构,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和经验总结,及时开展绩效评价,引导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建设科学有序推进。

 

附件:目标和任务分工


附件

 

目标和任务分工

 

 

序号

2025年目标或重点任务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1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80亿元,力争突破4000亿元。

市发展改革委

各县区政府(市高新区管委会、市经开区管委会,下同)

2

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

市科技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各县区政府

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50%,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达到20个。

市科技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各县区政府

4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5件,企业当年申请PCT专利数达到8件。

市市场监管局

各县区政府

5

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00亿元。

市科技局

各县区政府

6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

市科技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县区政府

7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

市发展改革委

各县区政府

8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0%

市发展改革委

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县区政府

9

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

市科技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0

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1000家。

市科技局

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各县区政府

11

当年高成长企业数(瞪羚企业)达到50家。

市科技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县区政府

序号

2025年目标或重点任务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12

累计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40个。

市科技局

市人才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区政府

13

外籍常驻人员与留学归国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达到1‰

市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局

市科技局,各县区政府

14

做大做强硅基和生物基新材料支柱产业,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增强现代服务业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撑,前瞻布局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业态。

市发展改革委

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外事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15

创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市高新区管委会

市科技局

16

建设科技创新服务集聚地

蚌投集团、龙子湖区政府、市经开区管委会

市人才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17

规划建设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四大特色产业园。

市发展改革委

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县区政府

18

部署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MEMS、电子测量仪器、智能装备五大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市科技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各县区政府

19

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建设蚌埠产业技术研究院。

市科技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

打造孵化加速载体,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

市科技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21

加大科技成果供给

市科技局

各县区政府

22

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市科技局

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区政府

23

建设蚌埠科技大市场。

市科技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24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提升计划。

市科技局

市财政局、市税务局

序号

2025年目标或重点任务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25

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星火计划。

市科技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6

实施瞪羚企业培育计划。

市科技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7

推动大企业平台化发展。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28

大力引育急需人才,优化人才服务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市人才办

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29

建设蚌埠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市高新区管委会

市人才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30

强化基金市场化运作,加快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推动多层级资本市场发展,搭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蚌投集团

31

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市科技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招商和对外合作中心

32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市发展改革委

市商务外事局、蚌埠海关、市科技局

33

拓展新经济招商渠道。

市招商和对外

合作中心

市相关部门,各县区政府

34

优化空间一区五园布局和功能定位。

市发展改革委

各县区政府

35

强化蚌埠高新区核心引领示范作用。

市高新区管委会

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36

构建一区五园协同发展机制。

市发展改革委

市科技局

37

强化双自联动发展。

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管委会、市科技局

市相关部门,禹会区政府、市高新区管委会、市经开区管委会

38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市市场监管局

市数据资源局、市商务外事局

39

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

市数据资源局

市商务外事局及相关单位

序号

2025年目标或重点任务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40

推进园区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

市委组织部、

编办

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区政府

41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市财政局

(市国资委)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42

优化市级创新政策。

市科技局

市财政局

43

创新重大项目管理机制。

市发展改革委

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44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市市场监管局


45

成立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建设领导小组,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科技局


46

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科技资金,设立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建设专项资金。

市科技局

市财政局

47

加大资金支撑,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市财政局

市科技局

48

完善考核体系。

市科技局


 

 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蚌埠片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pdf


共享资源

蚌埠市中小企业信息网

指导单位:蚌埠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主办单位:蚌埠市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蚌埠市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中心    地址:蚌埠市胜利西路1号中良大厦18楼

电话:0552-7162033    QQ:3110790484    邮箱:bbsme@sina.cn    技术支持:奥祥科技

备案号:皖ICP备12012021-1 公安备案:34030002020224号